2025年8月19-21日,第十九屆社會保障國際論壇在韓國延世大學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三重轉型與社會保障改革:轉型期社會保障的前景與挑戰”。來自韓國、中國、日本和部分歐美國家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260多位學者出席會議。我院社會保障系于萌副教授出席論壇并發言。

大會會場
在“勞動市場與就業保障”分論壇上,于萌副教授以《當“靈活”遇到“剛性”:平台勞動者社會保險參保意識研究》為題作了學術報告。報告圍繞當前我國針對平台勞動者的社會保險政策調整,系統分析了平台勞動者對參加職工社會保險的态度、參保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障礙,以及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完善路徑。于萌副教授指出,當前平台勞動者參保率較低的問題源于多重阻礙因素。平台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勞動者在參保決策中的抑制因素,使其在短期收入與長期保障之間往往做出非理性選擇。為此,應通過加強政府與平台企業之間的協作、簡化參保流程、建立多主體參與的激勵機制,并提升社會保險的可攜帶性等方面進行政策優化,以切實保障平台勞動者權益,推動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實現高質量發展。

于萌副教授在分論壇發言
會議期間,于萌副教授随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教授一行訪問了韓國國會,與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議員白仙姬等就東亞地區社會保障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讨。代表團還訪問了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和中央大學等多所高校,與各校就深化機構間合作、加強學術交流達成多項共識。此次出訪不僅展示了河海大學社會保障系在國際社會保障研究中的前沿成果,也拓展了與東亞地區學術及政策機構的合作空間。

參會人員合影
“社會保障國際論壇”是2004年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武川正吾、韓國中央大學教授金淵明等一批著名社會保障學者發起、創設的一個穩定的國際社會保障學術交流機制。2005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首次論壇并持續至今。該論壇立足東亞、面向歐美國家開放,輪流在中國、日本、韓國舉行,每屆論壇均吸引多個國家數以百計的社會保障專家學者參會。該國際論壇迄今已經成功舉行了十九屆,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社會保障國際學術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