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至20日,複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舉辦的中國之治·全國大學生治理案例分析大賽暨在華留學生“讀懂中國式現代化”案例分析大賽決賽在複旦大學邯鄲校區順利舉行并圓滿落幕。本次比賽共有全國130餘所高校的380餘支隊伍參賽。BV伟德国际官方网站2022級社會學本科生鄭小喬(留學生,老撾)牽頭的“跨國水韻先鋒隊”提交的案例作品《集體行動困境的破解之方:清水渎村水環境“多元共治”創新實踐及其對老撾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啟示》(指導老師:公管院張虎彪副教授、金壇區清水渎村第一書記耿欣、公管院陳濤教授;團隊成員:鄭小喬、楊雨菲、于婧芳、王愫金、納提)斬獲特等獎。複旦大學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教授給團隊頒獎。

“中國之治”全國治理案例分析大賽以學術思想為媒、以實踐調研為基,以治理方案為要,為中外大學生搭建了讀懂和促進中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項目展示平台,鼓勵在實踐的沃土中培育人才、發展能力,激勵大學生深入剖析實際案例,提出創新性治理思路。我校跨國水韻先鋒隊選擇以常州金壇校區附近的金壇區清水渎村的水環境“多元共治”模式為研究對象,運用協同治理、多中心治理理論,通過實地走訪、訪談等方式深入調研,總結出一套可複制、可推廣的治理經驗。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特别闡述了“多元共治”模式對老撾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啟示。老撾作為内陸國家,水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水污染問題嚴重,農村地區在水環境治理上面臨資金不足、管理效率低下、基層實施困難等挑戰。而清水渎村 的經驗為老撾提供了新思路:在治理主體上,強調政府、市場和居民多元參與,整合各方力量,提升治理能力;在治理方式上,通過黨建引領,動員村民參與并實現創收,提高治理熱情;在技術應用上,借鑒“三水合一”的生态改造方法,實現污水淨化和資源循環利用。
在閉幕式上,團隊負責人鄭小喬同學被邀請作為獲獎團隊代表分享參賽經驗和發表獲獎感言。作為瀾湄流域的青年代表和河海學子,她在未來将繼續做好中老兩國溝通橋梁,以更多“中國之治”案例講好中國故事。她說:“這次比賽讓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在鄉村治理尤其是環境治理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成功實踐,希望将中國的寶貴經驗帶回祖國,助力老撾農村水環境改善,為老撾的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我校師生在本次大賽上的表現,不僅體現了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專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更充分展現了河海社會學專業在強化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方面的顯著成效。(于婧芳 供稿)
